2014年1月9日 星期四

Virtual as the New Virtue:真實化的虛擬:2013末日年底的線上藝術市場觀察

「科技提升人類文明」之樂觀的歷史進步論,在今日或已顯得蒼白無力,人類對於科技的想像卻未曾停止,從2001太空漫遊裡的HAL9000,到動畫瓦力,機器取代人性的預言從沒有改變人類擁抱科技的決心。也因此,網路帶來便利生活的各種想像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若反映在商務發展,支持者認為藝術市場將是網路購物的下一個目標,反對者則認為藝術的體驗無法被虛擬平臺取代,線上藝術終將失敗。在中國,儘管網路之於藝術訊息的傳遞與溝通不可或缺,大眾消費的網路平臺也越趨成熟,直追歐美先行國家,線上藝術市場卻仍處於初淺的萌芽階段,許多藝術市場專業人士更表示不看好網路交易。相較之下,歐美對線上藝術市場的潛力抱持很大期待,尤其近一兩年,許多畫廊、拍賣公司與私人基金出資成立許多新興平臺,從深度與廣度皆有值得觀察之處。以下從藝術保險公司HiscoxDeloitteArtTactic藝術市場研究機構共同發佈的市場報告進入分析。

全球線上藝術市場報告
Hiscox ArtTactic全球線上藝術市場報告 在藏家部分,發現約七成藏家曾有只看圖片購買作品的經驗,並且,四分之一線上藏家曾購單件50,000歐元以上的作品,有四分之一願意花費更高金額。在畫廊的部分,交易習慣則正逐漸轉變,新興收藏世代與畫廊的直接互動減少,使畫廊從前仲介的角色受到挑戰。與此息息相關的是藝術家透過各種平臺,擁有更多直接銷售作品的機會,不再一定需要依靠畫廊。而DeloitteArtTactic的藝術與金融市場報告 發現,逾六成的受訪對象(收藏家、畫廊與拍賣人員)認為線上藝術產業將在未來二至三年產生重要影響,對線上拍賣的信心又普遍大於線上畫廊。這份報告提出了幾點觀察,包括交易透明化、流通性、線上教育對於建立交易信心的重要性,以及目前藝術產業遭遇供商品的鑒賞期與退換服務、比價機制等難題,使藝術產業如何調整因應,將主導發展的速度。兩份報告雖以振奮人心的統計數字為線上藝術市場打了一劑強心針,然而量化的研究也有局限性,尤其兩者的藏家、畫廊樣本數幾乎只在百位左右,對照藝術市場高端而小眾的本質,可以作為參考而非權威的結論。

觀察前線
近幾年全球網路上的藝術商業平臺的數量急劇增長,已超過300家 ,隨著行動網路與應用程式的普及,助長更多創新的商業平臺,與此同時,線上市場的先行者也正在調整策略,以下每個網站皆有不同的市場切入點,因此值得密切觀察。

Artnet
相對新興的線上藝術產業,成立於1989年的artnet已是業界的老前輩。去年經歷創辦人退休又接連遭遇內部危機,引發外界流言蜚語,新任總裁雅各˙帕布思(Jacob Pabst)為創辦人之子,接手後大刀闊斧進行組織改造,撤除法國分部與雜誌部門,點燃不少爭議。然而,今年artnet從盈虧再度轉而獲利,似乎證明了新領導確實為一度岌岌可危的品牌帶來新氣象。筆者訪問總裁帕布思,其指出artnet擁有最悠久與龐大的藝術資料庫,旗下產品如藝術指數、畫廊黃頁也持續的獲利、體質健康,加上經年累積的搜尋排行使對手難以攻破,因此artnet擁有深厚穩健的優勢。目前artnet對於品牌經營十分積極,如火如荼進行許多計畫,包括將網站全新改版、提升資料庫的準確度、公信力,並與其他企業的策略聯盟。近日,artnet網站一角並且悄悄掛上中文首頁,預告完整的中文版網站,醞釀多時的亞洲策略部署也漸浮出水面,事實上從artnet早已成立亞洲當代拍賣部門即可見端倪。artnet線上拍賣最早於2000年就嘗試運作,真正的業務卻直到08年才啟動,依靠網路平臺降低了買賣雙方的服務費用,據稱近一年已接近收支打平。今年起,artnet調整服務費,越高價的拍品享有越優惠的費率,以爭取高端的藝術市場,不論線上拍賣的發展是否準備好邁入高價市場,總體而言,由於artnet擁有市場先行者的巨大優勢,如何運用既有的資源,在下一波浪頭中站穩步伐,是觀察線上拍賣的首要指標。

Paddle 8Christies
Paddle8是一家線上藝術拍賣公司,分為每月主題與不定期的慈善拍賣,僅成立兩年,卻有令人好奇的潛力,其平臺設計流暢且容易上手是其一,網站背後顯赫的投資人則是其二,其中包括Damien Hirst入股600萬美金。從第一年兩場拍賣至今年預計舉辦30場線上拍賣,Paddle8的創辦人、前菲力浦拍賣行的拍賣官Alexander GilkesAditya Julka專注于中高價格帶的作品,會員須先通過審核才可競標,形成一方優勢。今年曾傳出Paddle8有意入股artnet,兩者互動會如何發展耐人尋味。
新手加入當然也有老將分一杯羹,隨著線上市場越趨擁擠,實體拍賣行的佳士德增加線上部門,今年預估將有40場線上專拍。對於拍賣龍頭佳士德而言,線上操作的低成本可以有效拓展中價位客群,而累積已久的品牌信任正是進入線上市場的利基,相較之下,拍賣行的另一巨頭蘇富比仍選擇固守原有的戰場,正好觀察策略的分歧長時間後會產生什麼效應。

Saatchi Online1stdibs20x200ArtspaceAmazon
許多人認為平價藝術市場成功機率遠大于高端藝術品,確實在藝術商品化的過程中,低價作品與一般商品的運作模式也較接近,因此平價線上平臺目前占大多數。英國的Saatchi Online開放藝術家自行上傳作品,幾年之間已成為展示新興藝術的重要平臺,定期推出不同的策展主題,與原有的畫廊品牌發揮加乘效應。Artspace1stdibs20x200Exhibition A皆鎖定裝飾取向的平價市場,以平面原作與版畫為主。隨著類似平臺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反應著歐美對於市場時機將趨成熟的信心。今年稍早,美國最大線上零售平臺Amazon也加入平價藝術的市場爭戰,與畫廊合作抽成。儘管介面相形陽春,頁面也與其他百貨商品類似,Amazon在零售業的龍頭地位卻增加了線上藝術市場的可看性。

S[edition]
這一波最值得關注的是S[edition],成立未滿兩年的英國公司,大膽將線上市場向前推進一步:專門販售數位藝術(digital art)。利用龐大版次降低售價,並只能在安裝專屬程式的媒體上播放,S[edition]的野心是尋找數位藝術的新商業模式。數位藝術無限複製的特性,其實與目前稀少版次、高價格的銷售方式存在矛盾,藏家最後拿到的「作品」是一片光碟,細想,光碟只是影像寄存的載體,數位藝術的作品更存在於動態的影像而不在光碟,S[edition]提出更接近影片的銷售模式,也呼應數位藝術與數位生活的結合。許多耳熟能詳的藝術家:Tracy EminDamien HirstBill Viola的作品都出現在平臺網站。

Artsy
Artsy可說是藝術圈的金童小子,讓人驚歎的背後金主,名單包括高古軒與佩斯畫廊的創辦人,並讓紐約MoMA也成為「資深顧問」。仔細觀察,Artsy友善的介面其實藏著怪獸般的企圖心,不願只是單純的銷售平臺,Artsy建立廣大的藝術資料庫,並積極研發藝術類譜計畫(Art Genome),試圖解開藝術的品味之謎:收集分析使用者的喜好,最終透過你的品味推薦藝術品。儘管近幾年Artsy獲利的可能微乎其微,但只要持續吸引足夠的使用者,隨著時間醞釀,目前看來以蛇吞象的Artsy,假以時日或許是畫廊之上的超平臺巨鱷,成為藝術藏家品味的掌門人。如此宏觀的計畫,有待時間檢驗,令人好奇Artsy擁有多深的口袋可以等到那一天的到來?也不禁令人想起之前黯然結束的VIP Art Fair, 試圖把藝博會搬上虛擬網路的宏偉計畫,卻因為科技的不成熟最後灰頭土臉的轉手易主。

趨勢觀察:策展、投資
從急速興起的線上平臺中,映證了英美對於線上藝術市場的強烈信心,許多重量角色都已加入戰局。同時,也看出線上商務趨勢近來的演變,從以前單純陳列商品、被動等待搜尋的思維,提升至主動向消費者推薦適合的物件。這種轉變,也與「策展」(Curate)的興起並肩而行。隨機呈現商品無法高度刺激消費者的欲望,「策展」的概念不只應用於藝術,越來越多的「主題」,將消費者的購物行為昇華至一種「經驗」的追尋,同時產生獨特性與個人化的錯覺。另一趨勢,則是「投資」的概念,網路助長拍賣資料庫的成長與大幅增加藝術交易的透明度,進而促進投資的操作,因此不少新興平臺皆標榜「投資」做為購買藝術品的目的,與傳統畫廊、拍賣公司「追求藝術、不談價格」的神秘招牌分道揚鑣。

真實的虛擬與虛擬的真實
「對於虛擬(virtual)一詞最常見的誤解就是認為它不是真的,或認為它指得是只存在於想像中的東西。」-Marita Sturken, Practices of Looking
有一種對於線上購買藝術的常見誤解,是將消費行為與藝術的審美經驗混為一談。我們都聽過這種論調:網路上再高解析、立體的作品圖片,終究比不上親眼觀看作品的感動。是的,現今的科技顯然無法達到親身經驗的感受,但無論科技是否有天能取代親身經驗,消費模式卻可以先行改變。還記得不久之前人們對於在網路上買鞋子感到不可思議?今日卻已成為再普遍不過的消費模式。許多新科技輔助了線上賣鞋的成功,但轉變的原因非科技取代實體店面購物的經驗,而是人們對於新消費模式的習慣與信賴,兩者的經驗仍截然不同。也許有人會納悶:藝術又如何能與鞋子相提並論?如果問題是藝術的靈光又在哪裡,那麼其實在藝術市場裡,藝術早已被商品化,購買本身從來也不曾讓人更接近藝術的本質。線上藝術市場並不要取代美術館或是創造身歷其境的感動,而是建立另一種消費習慣。最後,如果不明白人們為何會接受如此扁平而虛擬的互動方式,那麼看看臉書、微信與網路交友,就能發現,其實扁平而虛擬的互動關係不只存在於藝術收藏,而是早已注入我們的當代生活的動脈,成為我們自身的一部分。對照當前混雜新興的線上藝術市場,當我們思考科技如何模擬人性的同時,別忘了,科技始終也源自於人性。(刊載於ARTY 12月,文陳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