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特色是每個使用者可以在線上自由地瀏覽藝廊的藝術品,
並將喜愛的作品加入自己的『虛擬收藏箱』。
其他功能諸如可以同時瀏覽博物館及畫廊的展覽訊息,
加入自己的線上行事曆,
接近開幕時間時還會發訊息提醒你。
這種整合性的藝術網站真的好棒!
就像在日本時會看的 tokyo art beat一樣,
點開一個展覽訊息的頁面時旁邊會出現附近"走路可及"的其他藝術
展覽、
甚至還有推薦的美食餐廳!
想像在週末可以規劃和喜愛的人兒一起去看看展覽,
吃個飯喝個下午茶,全都可以在這樣的整合性網站上完成是不是很
開心!
關於ArtLog推出的線上藝術收藏功能,
不知道是不是全世界第一個,
而敝社有可能會成為第二......
一切就取決於功能是否容易上手,
還有介面是否有吸引人的美感了
(喜愛視覺藝術的大家想必都是視覺的動物!)
儘管我汲汲的努力,
如果成品不夠美不夠有趣,
那就去玩Artlog吧!
比起大多商業性太重的藝廊,
努力讓多一點人喜歡藝術還比較有意義。
喜歡逛畫廊,行有餘力時再收藏。
看了太多勢利眼的商業性畫廊,
名車排成一列停在門口、
衣香鬢影的人類、震天嘎響的歌劇詠嘆調與模仿明星到訪的簽名牆(我的天啊做作第一名就頒給他了吧)
-----------------------------------------------------------------
虛擬線上藝術收藏的終極意義,
希望可以讓使用者慢慢熟悉藝術收藏這回事兒,
培養未來的潛在收藏家、同時增加使用的樂趣性。
之前看見一篇有趣的文章,
討論關於線上收藏藝術、觀看藝術,
是否會讓人只宅在家裡透過壓縮的JPEG檔認識藝術作品,
而忘記了實際觀看時作品的質地與空間連結的關係。
如果每人都有一個虛擬線上藝廊,
擺滿了自己挑選的作品,
是不是變成flicker、facebook,
有如充滿自我的展示場,
而每一個展覽、作品的意義變得渺小、不見了?
---------------------------------------------------
有趣的是,
作者將從前買專輯後回家迫不及待放來聽的那種鄭重心情,
描述成一種全身感官的3D體驗,
與現在將壓縮的音樂檔案依照自己的喜好排列在ipod裡面,
通車或運動時聽聽的感覺是全然不同的,
失去的是一種慎重與靜心品味的心情。
原本一張專輯中每首曲子的順序或許是經過慎重的考慮,
但是如同速食般的線上收藏與欣賞,
讓原本在展覽空間能感受到的作品實際的質感
與作者想傳達的意義,
變成隨意挪用為自我展現的小圖示。
--------------------------------------------------------------------------
看來這些像是不可逆的轉變,
但是如果這些方式最後可以讓更多人認識藝術收藏、
了解逛畫廊可以是一種週末休閒不也很好!
當藝術品躺在收藏家的暗暗倉庫裡,或是掛在金碧輝煌的客廳裡,
不也一樣成為了某些人附庸風雅與展現自我的物品呢。
聽慣mp3裡面的音樂後常常就記不起曲名了,
也沒有以前那種珍惜歌詞本的情景存在,
但是不會影響想要看現場演出的心情,如果可能的話。
買不起畫過過乾癮也可以啊!以後就買得起了。
本週心得是寒舍愛美酒店應該算高級(吧),
大廳裡掛了周春芽的大畫,(是討喜的桃花之類,如果掛綠狗的話就更酷了)
I祝他們不要遇到瘋子進來對著那邊的牆壁潑咖啡,
不然幾千萬就要飛走了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