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all need somebody to look at us. We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the kind of look we wish to live under. The first category longs for the look of an infinite number of anonymous eyes, in other words, for the look of the public...
The second category is made up of people who have a vital need to be looked at by many known eyes. They are the tireless hosts of cocktail parties and dinners...
Then there is the third category, the category of people who need to be constantly before the eyes of the person they love. Their situation is as dangerous as the situation of people in the first category. One day the eyes of their beloved will close, and the room will go dark..
And finally there is the fourth category, the rarest, the category of people who live in the imaginary eyes of those who are not present. They are the dreamers."
2015年7月27日 星期一
2015年3月19日 星期四
Nick Cave & The Bad Seed - I Do Dear, I Do.
I wish you happy christmas
I do dear, I do
I wish for you the stars, babe
I wish for you the moon
You can sit, and you can drink your champagne
With your gibbering goon
I hope he's being good to you
I do dear, I do
May no ill wind blow your way
Wish that you will keep safe
Up there in your tower babe
With your ivory and ape
Things down here are fragmented
In fact they've exploded all over the room
I think everything's a little off-center, babe
I do dear, I do
You said, that to love me you must set me free
Now, that may all be very well
Still I miss you baby
More than words can ever tell
Sometimes I can not sleep
The greatness of my hate for you
Sometimes I can not sleep
For I miss you
May your day be as bright as the eyes
Of the girl that I once knew
May your sun be happy yellow, babe
And your sky be baby blue
I miss your manic scratches
And your howling at the moon
Ten steps behind me
With your dustpan and broom
I hope you wish for me
All the things I wish for you
Health, hope and happiness
The sun and the moon
Say hello to the one
Who really don't have a clue
I'll be calling you soon
I think I love you
I do dear, I do.
2015年1月15日 星期四
我正前往你 零雨
天空的一朵蒲團-
去接誰了
白色。一定有人
喜歡
半夜三點
身體另一個人
被分娩出來
我想研究。
這個心
放一粒沙進去-
放億萬粒沙進去-
一粒沙。
很痛-
這個心。
變成黑夜
億萬粒沙
變成白天
(-也很痛)
請你化身為誰
來到我的身邊
這顆心要如何
能安呢
我問桌上
盛開的
粉紅百合
去接誰了
白色。一定有人
喜歡
半夜三點
身體另一個人
被分娩出來
我想研究。
這個心
放一粒沙進去-
放億萬粒沙進去-
一粒沙。
很痛-
這個心。
變成黑夜
億萬粒沙
變成白天
(-也很痛)
請你化身為誰
來到我的身邊
這顆心要如何
能安呢
我問桌上
盛開的
粉紅百合
2015年1月10日 星期六
2014年1月9日 星期四
Virtual as the New Virtue:真實化的虛擬:2013末日年底的線上藝術市場觀察
「科技提升人類文明」之樂觀的歷史進步論,在今日或已顯得蒼白無力,人類對於科技的想像卻未曾停止,從2001太空漫遊裡的HAL9000,到動畫瓦力,機器取代人性的預言從沒有改變人類擁抱科技的決心。也因此,網路帶來便利生活的各種想像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若反映在商務發展,支持者認為藝術市場將是網路購物的下一個目標,反對者則認為藝術的體驗無法被虛擬平臺取代,線上藝術終將失敗。在中國,儘管網路之於藝術訊息的傳遞與溝通不可或缺,大眾消費的網路平臺也越趨成熟,直追歐美先行國家,線上藝術市場卻仍處於初淺的萌芽階段,許多藝術市場專業人士更表示不看好網路交易。相較之下,歐美對線上藝術市場的潛力抱持很大期待,尤其近一兩年,許多畫廊、拍賣公司與私人基金出資成立許多新興平臺,從深度與廣度皆有值得觀察之處。以下從藝術保險公司Hiscox、Deloitte與ArtTactic藝術市場研究機構共同發佈的市場報告進入分析。
全球線上藝術市場報告
Hiscox ArtTactic全球線上藝術市場報告 在藏家部分,發現約七成藏家曾有只看圖片購買作品的經驗,並且,四分之一線上藏家曾購單件50,000歐元以上的作品,有四分之一願意花費更高金額。在畫廊的部分,交易習慣則正逐漸轉變,新興收藏世代與畫廊的直接互動減少,使畫廊從前仲介的角色受到挑戰。與此息息相關的是藝術家透過各種平臺,擁有更多直接銷售作品的機會,不再一定需要依靠畫廊。而Deloitte與ArtTactic的藝術與金融市場報告 發現,逾六成的受訪對象(收藏家、畫廊與拍賣人員)認為線上藝術產業將在未來二至三年產生重要影響,對線上拍賣的信心又普遍大於線上畫廊。這份報告提出了幾點觀察,包括交易透明化、流通性、線上教育對於建立交易信心的重要性,以及目前藝術產業遭遇供商品的鑒賞期與退換服務、比價機制等難題,使藝術產業如何調整因應,將主導發展的速度。兩份報告雖以振奮人心的統計數字為線上藝術市場打了一劑強心針,然而量化的研究也有局限性,尤其兩者的藏家、畫廊樣本數幾乎只在百位左右,對照藝術市場高端而小眾的本質,可以作為參考而非權威的結論。
觀察前線
近幾年全球網路上的藝術商業平臺的數量急劇增長,已超過300家 ,隨著行動網路與應用程式的普及,助長更多創新的商業平臺,與此同時,線上市場的先行者也正在調整策略,以下每個網站皆有不同的市場切入點,因此值得密切觀察。
Artnet
相對新興的線上藝術產業,成立於1989年的artnet已是業界的老前輩。去年經歷創辦人退休又接連遭遇內部危機,引發外界流言蜚語,新任總裁雅各˙帕布思(Jacob Pabst)為創辦人之子,接手後大刀闊斧進行組織改造,撤除法國分部與雜誌部門,點燃不少爭議。然而,今年artnet從盈虧再度轉而獲利,似乎證明了新領導確實為一度岌岌可危的品牌帶來新氣象。筆者訪問總裁帕布思,其指出artnet擁有最悠久與龐大的藝術資料庫,旗下產品如藝術指數、畫廊黃頁也持續的獲利、體質健康,加上經年累積的搜尋排行使對手難以攻破,因此artnet擁有深厚穩健的優勢。目前artnet對於品牌經營十分積極,如火如荼進行許多計畫,包括將網站全新改版、提升資料庫的準確度、公信力,並與其他企業的策略聯盟。近日,artnet網站一角並且悄悄掛上中文首頁,預告完整的中文版網站,醞釀多時的亞洲策略部署也漸浮出水面,事實上從artnet早已成立亞洲當代拍賣部門即可見端倪。artnet線上拍賣最早於2000年就嘗試運作,真正的業務卻直到08年才啟動,依靠網路平臺降低了買賣雙方的服務費用,據稱近一年已接近收支打平。今年起,artnet調整服務費,越高價的拍品享有越優惠的費率,以爭取高端的藝術市場,不論線上拍賣的發展是否準備好邁入高價市場,總體而言,由於artnet擁有市場先行者的巨大優勢,如何運用既有的資源,在下一波浪頭中站穩步伐,是觀察線上拍賣的首要指標。
Paddle 8、Christie’s
Paddle8是一家線上藝術拍賣公司,分為每月主題與不定期的慈善拍賣,僅成立兩年,卻有令人好奇的潛力,其平臺設計流暢且容易上手是其一,網站背後顯赫的投資人則是其二,其中包括Damien Hirst入股600萬美金。從第一年兩場拍賣至今年預計舉辦30場線上拍賣,Paddle8的創辦人、前菲力浦拍賣行的拍賣官Alexander Gilkes與Aditya Julka專注于中高價格帶的作品,會員須先通過審核才可競標,形成一方優勢。今年曾傳出Paddle8有意入股artnet,兩者互動會如何發展耐人尋味。
新手加入當然也有老將分一杯羹,隨著線上市場越趨擁擠,實體拍賣行的佳士德增加線上部門,今年預估將有40場線上專拍。對於拍賣龍頭佳士德而言,線上操作的低成本可以有效拓展中價位客群,而累積已久的品牌信任正是進入線上市場的利基,相較之下,拍賣行的另一巨頭蘇富比仍選擇固守原有的戰場,正好觀察策略的分歧長時間後會產生什麼效應。
Saatchi Online、1stdibs、20x200、Artspace、Amazon
許多人認為平價藝術市場成功機率遠大于高端藝術品,確實在藝術商品化的過程中,低價作品與一般商品的運作模式也較接近,因此平價線上平臺目前占大多數。英國的Saatchi Online開放藝術家自行上傳作品,幾年之間已成為展示新興藝術的重要平臺,定期推出不同的策展主題,與原有的畫廊品牌發揮加乘效應。Artspace、1stdibs、20x200、Exhibition A皆鎖定裝飾取向的平價市場,以平面原作與版畫為主。隨著類似平臺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反應著歐美對於市場時機將趨成熟的信心。今年稍早,美國最大線上零售平臺Amazon也加入平價藝術的市場爭戰,與畫廊合作抽成。儘管介面相形陽春,頁面也與其他百貨商品類似,Amazon在零售業的龍頭地位卻增加了線上藝術市場的可看性。
S[edition]
這一波最值得關注的是S[edition],成立未滿兩年的英國公司,大膽將線上市場向前推進一步:專門販售數位藝術(digital art)。利用龐大版次降低售價,並只能在安裝專屬程式的媒體上播放,S[edition]的野心是尋找數位藝術的新商業模式。數位藝術無限複製的特性,其實與目前稀少版次、高價格的銷售方式存在矛盾,藏家最後拿到的「作品」是一片光碟,細想,光碟只是影像寄存的載體,數位藝術的作品更存在於動態的影像而不在光碟,S[edition]提出更接近影片的銷售模式,也呼應數位藝術與數位生活的結合。許多耳熟能詳的藝術家:Tracy Emin、Damien Hirst、Bill Viola的作品都出現在平臺網站。
Artsy
Artsy可說是藝術圈的金童小子,讓人驚歎的背後金主,名單包括高古軒與佩斯畫廊的創辦人,並讓紐約MoMA也成為「資深顧問」。仔細觀察,Artsy友善的介面其實藏著怪獸般的企圖心,不願只是單純的銷售平臺,Artsy建立廣大的藝術資料庫,並積極研發藝術類譜計畫(Art Genome),試圖解開藝術的品味之謎:收集分析使用者的喜好,最終透過你的品味推薦藝術品。儘管近幾年Artsy獲利的可能微乎其微,但只要持續吸引足夠的使用者,隨著時間醞釀,目前看來以蛇吞象的Artsy,假以時日或許是畫廊之上的超平臺巨鱷,成為藝術藏家品味的掌門人。如此宏觀的計畫,有待時間檢驗,令人好奇Artsy擁有多深的口袋可以等到那一天的到來?也不禁令人想起之前黯然結束的VIP Art
Fair, 試圖把藝博會搬上虛擬網路的宏偉計畫,卻因為科技的不成熟最後灰頭土臉的轉手易主。
趨勢觀察:策展、投資
從急速興起的線上平臺中,映證了英美對於線上藝術市場的強烈信心,許多重量角色都已加入戰局。同時,也看出線上商務趨勢近來的演變,從以前單純陳列商品、被動等待搜尋的思維,提升至主動向消費者推薦適合的物件。這種轉變,也與「策展」(Curate)的興起並肩而行。隨機呈現商品無法高度刺激消費者的欲望,「策展」的概念不只應用於藝術,越來越多的「主題」,將消費者的購物行為昇華至一種「經驗」的追尋,同時產生獨特性與個人化的錯覺。另一趨勢,則是「投資」的概念,網路助長拍賣資料庫的成長與大幅增加藝術交易的透明度,進而促進投資的操作,因此不少新興平臺皆標榜「投資」做為購買藝術品的目的,與傳統畫廊、拍賣公司「追求藝術、不談價格」的神秘招牌分道揚鑣。
真實的虛擬與虛擬的真實
「對於虛擬(virtual)一詞最常見的誤解就是認為它不是真的,或認為它指得是只存在於想像中的東西。」-Marita Sturken, Practices of Looking
有一種對於線上購買藝術的常見誤解,是將消費行為與藝術的審美經驗混為一談。我們都聽過這種論調:網路上再高解析、立體的作品圖片,終究比不上親眼觀看作品的感動。是的,現今的科技顯然無法達到親身經驗的感受,但無論科技是否有天能取代親身經驗,消費模式卻可以先行改變。還記得不久之前人們對於在網路上買鞋子感到不可思議?今日卻已成為再普遍不過的消費模式。許多新科技輔助了線上賣鞋的成功,但轉變的原因非科技取代實體店面購物的經驗,而是人們對於新消費模式的習慣與信賴,兩者的經驗仍截然不同。也許有人會納悶:藝術又如何能與鞋子相提並論?如果問題是藝術的靈光又在哪裡,那麼其實在藝術市場裡,藝術早已被商品化,購買本身從來也不曾讓人更接近藝術的本質。線上藝術市場並不要取代美術館或是創造身歷其境的感動,而是建立另一種消費習慣。最後,如果不明白人們為何會接受如此扁平而虛擬的互動方式,那麼看看臉書、微信與網路交友,就能發現,其實扁平而虛擬的互動關係不只存在於藝術收藏,而是早已注入我們的當代生活的動脈,成為我們自身的一部分。對照當前混雜新興的線上藝術市場,當我們思考科技如何模擬人性的同時,別忘了,科技始終也源自於人性。(刊載於ARTY 12月,文陳佳音)
2013年11月22日 星期五
眼睛聽見的聲音- Soundings: A Contemporary Score@MoMA
也許讓人驚訝,今年八月份在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的「聲音:當代譜相」(Soundings: A Contemporary Score),竟然是開館首次以聲音為主題的大型群展。參展的十六位藝術家,來自美國、烏拉圭、挪威、丹麥、英國、德國與日本,台灣藝術家王虹凱也受邀展出。回顧新媒體藝術的發展,一九五、六零年代以降,隨著動態影像逐漸成為普遍的創作媒材,聲音之於影像,雖然不可或缺,卻經常被視作輔助視覺的工具。關於聲音的創作,遊蕩於視覺藝術與音樂間的曖昧地帶,發表聲音的空間,也往往面臨場域歸屬的尷尬。一向自詡前衛的紐約現代美術館,這次以「聲音」為題,令人期待這次的展覽是否終於獨立於視覺影像的觀看方式,建立起新領域的探索?
Camille Norment. Triplight. 2008. |
Christine Sun Kim. Pianoiss . . . issmo (Worse Finish). 2012. |
什麼是聲音?
或許應先討論,什麼是聲音?在視聽影像氾濫的當代社會,聲音的討論時常被概括氾論於影像之下,然而,聲音在補充觀看之外又能如何被理解?無論微觀或宏觀,視覺是無窮浩瀚中有限的感知,觀看則是一種詮釋的途徑。而聽覺同樣作為一種有限的感知,唯有透過聆聽才可能進一步認識聲音,從而衍生關於聲音的諸種討論。
韓裔美籍的藝術家克里思汀˙金(Christine
Sun Kim, b. 1980)出生即喪失聽覺,而她的創作便是不斷地發掘、認識「聲音」,這一常人再熟悉不過的媒介。她製造聲音,卻要通過其他感官去模擬「聽」的感受,發展個人化接近聲響的途徑。「Scores
and Transcripts (2012)」是一系列抽象畫作,作品「All Day」,一彎長長的紅色弧線,代表了太陽移動的軌跡,畫面中央是一個音樂記譜的休止符,寫上126,144,000,是她從出生到現在所經歷的休止符加總。在這些作品中,觀眾看見的,不僅無聲理解的「有聲」,也是有聲如何能理解「無聲」,透過藝術產生一種双向的交流。
無聲的不可能
德籍藝術家卡爾森˙尼古賴(Carsten
Nicolai b. 1965)的作品「Wellenwanne lfo」,則試圖表現無聲的不可及。當裝置底下的水箱受振盪而產生細微的聲響,即轉化為視覺的漣漪波紋呈現在鏡面的螢幕,螢幕上的波紋捕捉超越人類感官範圍的聲響震動。又如同珍納˙溫德倫(Jana Winderen b. 1965)的作品「超領域Ultrafield 」(2013),她將自然中人耳無法聽見的那些超音波,如蝙蝠、魚、水中的昆蟲溝通的音頻錄下來,再降至人類的訊息接收範圍,讓聽眾得以體驗日常生活中屬於「無聲」的有聲。
Luke Fowler and Toshiya Tsunoda. Ridges on the Horizontal Plane, 2011. |
聲響視覺化
事實上,以聲音為主題的這一次的展覽,視覺的元素仍然佔據重要的位置,甚至,反覆出現成為理解聲音的途徑。馬可˙福斯納特(Marco
Fusinato, b. 1964) 的繪畫作品「黑色內爆Mass Black Implosion」 (2012)
,將當代作曲家雅尼思˙夏納(Iannis Xenakis)譜上每一個音符都連接至畫面的中心點,形成一種超常的聯想:如果同時演奏所有音符,會是什麼光景?以視覺挑撥聽覺,聲音的缺席,卻激盪更寬闊的聽覺想像。哈隆˙米爾薩(Haroon
Mirza, b. 1972)的「一幅畫的框Frame for a Painting」,每次展覽挑選不同的館藏繪畫進行發想。這一次在蒙德里安的作品四周圍繞了一圈藍色與綠色LED燈泡,同步連接電子音軌,白色的吸音棉塑造了半封閉性的聽覺空間,而一角擺放著現代主義的丹麥角桌,以及一顆同步閃爍的腳踏車燈。這些物件的並置產生了微小奇觀,藝術家稱之為物件的自治系統(self
governed system ),視覺與聽覺共構,型塑一種抽象的感官體驗。視覺與聽覺的互動也可以是纏綿而浪漫的,像是路克˙法洛(Luke Fowler)與角田敬也(Toshiya Tsunoda)合作的詩意之作,將日常生活中的鏡中倒影投射在一片隨風飄動的輕薄布幕,風的吹拂撥動兩端的琴弦,使影像觸發幽微的聲響。
Marco Fusinato. Mass Black Implosion (Shaar, Iannis Xenakis). 2012. |
Installation view of the
exhibition Soundings: A Contemporary Score. August 10–November 3, 2013.
© 2013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 Photograph: Jonathan Muzikar
|
場域的聲音
受到艾爾文‧盧塞爾(Alvin Lucier)著名的作品,一個不斷重複錄製播放的錄音帶影響,丹麥籍藝術家雅各˙克格得(Jacob
Kirkegaar, b. 1975) 在核災車諾比封鎖區域內的四個場所,分別錄下了空間的聲音,然後一再重複,直到最終在影像的陪伴下,寂靜的空間迴盪著自己的聲音。藝術家反覆錄製的過程,仿佛是不斷提煉的過程,又像是繪畫中的疊加與塗抹,終究是創作者無法迴避的主觀詮釋,描繪出場域中流連不去的幽魂。另一同樣指射沈重議題的作品「弦樂練習Study
for Strings 2012」,則是藝術家蘇珊˙菲利浦茲(Susan Philipsz, b. 1965) ,根據一九四三年,當時被納粹拘禁的作曲家帕佛˙ 哈斯(Pavel Haas)創作的交響曲,僅留下小提琴與大提琴聲部解構為單一的音符。由於首演的樂手幾乎皆死於集中營,牆面上一排黑色的揚聲器,播送斷續而突兀的單音,對照原本為二十四種樂器譜寫的樂曲,意圖喚起觀者音樂家的缺席。
若聆聽是詮釋的過程,如何聆聽、聆聽者與被聆聽暗示的權力關係也是一種政治。王虹凱這次展出2011年威尼斯雙年展的作品,「咱的做工進行曲(Music While We Work)」,邀請虎尾製糖廠的退休員工,回到他們工作的場域,錄製現任人員勞動的聲音,「用聲音來描繪一個世界」。這些由員工親自參與、編輯的聲音圖景,喚出原本注意或者忽略、生活中的各種聲響,龐然嘈雜的機具、轟隆運轉的引擎與碾壓甘蔗的聲音,拼貼出一個社群的圖像,也是台灣工業時代的縮影。這件作品中「被社會忽略的聲音」,展現了獨特的關注面向,將聲音的討論帶入社會位置與文化理解的層次。
回歸最初的探問:什麼是聲音?
Richard Garet. Before Me. 2012. |
理查˙蓋瑞特(Richard Garet, b. 1972) 將被人遺忘與遺棄的、曾經承載聲音的黑膠播放器、收音器與音箱,重新組裝。唱盤上取而代之是一顆彈珠,在軌道上永無停止的轉動,發出摩擦滾動的聲音,令人聯想希臘神話中推石頭上山的薛西佛司,看似徒勞的動作,將聲音從音樂的目的解放出來,回溯聲音的純粹。
一九五二年,約翰˙凱基(John Cage)的作品「4分33秒」在紐約首演,從琴蓋緩緩掀開到落下,從此解放了音樂的定義,任何聲響都是音樂,無聲也是有聲,距今已過了六十年。對照之下,紐約現代美術館的這一次嘗試無寧是溫和而保守的,考量到美術館生產的論述、體系乃至於場域,從最初開始即為視覺藝術量身定做,這樣的策展或許無可厚非,但是以視覺詮釋聲音,聽覺也只能停留在與視覺共構的層次。策展人芭芭拉˙倫敦(Barbara London)認為,我們日常透過耳機與個人音響的聆聽經驗,多半帶有私密性,這個展覽則提出共同探索的可能性,讓聽者主動的塑造自己的聆聽經驗。的確,就像是展覽入口,崔絲坦˙佩里齊(Tristan
Perich)用了1500個單位元(bit)的迷你喇叭,聽者可以自由體驗不同路徑產生的組合,或是在遠處感受整體的聲音。亦或是卡密兒˙諾門特(Camille
Norment)在角落站著一支孤零零的麥克風,裡面透射的燈光,暗示舞台上曾經不可一世的輝煌歲月,透過視覺的感應,你腦海中浮現了歌曲。這個展覽是對「聲音」遲來的嘉許,走過展場,每件作品皆不斷提醒著:聲音可以塑造影像,影像也可以建構聲音。然而,關於聲音本身,終究只有旁敲側擊的理解,不禁令人意猶未竟的繼續提問:那聽覺可不可以脫離於視覺?
陳佳音(Jiayin Chen)藝術家雜誌九月份
訂閱:
文章 (Atom)